1. 罗马废墟图片
威尼斯广场到圆形竞技场之间巨大的罗马广场,曾经是罗马时代市民生活的中心。其中还残留了些许的古罗马时期的重要建筑的废墟。
公元前6世纪时开始建设,至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广场上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建筑物。广场的主要部分约长134米,宽63米。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供审判和集会用。
2. 罗马遗迹图片
修好奇观后过400年就可获胜,这个年是游戏中的,等于40分钟。
3. 罗马的废墟
罗马:有“露天历史博物馆之都”的美誉。在众多的历史古迹中尤以古罗马的遗迹最著名,例如罗马输水道、古罗马的废墟、罗马圣·保罗门外的金字塔、奥古斯都墓、巨大的浴池遗址、尼罗皇帝金宫、埃特鲁斯科的文化遗迹、君士坦丁大帝凯旋门、大赛马场、古代大道等。万神殿是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建筑,没有一根柱子、一扇窗户,阳光从大圆屋顶照进殿内。而科洛塞奥竞技场,被称为“世界八大名胜”之一。
4. 罗马遗址图片大全
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其一,罗马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753年古罗马的建立,从那时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历时1000余年。在这段历史长河中,罗马城一直固若磐石,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而罗马人骄傲地称之为永恒之城。
其二,罗马的文明永存。古罗马的遗迹如斗兽场、凯旋门、万神庙等历史文明建筑依然存在,罗马文明包括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罗马将历史与传统、古代与现代融于一体, 被称为永恒之城。
5. 罗马废墟图片大全
罗马,意大利的首都,位于台伯河下游平原,是意大利政治、历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也是罗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
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海拔20米,座落在台伯河畔,占地面积1507平方公里,人口378.2万,它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也是意大利最大的城市。该地区属丘陵地带,台伯河流经本市。
该城历史悠久,有近3000年的历史,于公元前753年建立,古罗马的发祥地。公元一世纪为罗马帝国强盛时期。罗马现在城市的建筑规模基本上是1861意大利统一后建成的。当时以圆柱广场为中心扩建罗马,称之为罗马老区,古城外有一个叫“新罗马”的新城区。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罗马名胜古迹众多,有世界八大古建筑之一的斗兽场,古罗马废墟、少女喷泉、万神庙、天使古堡和威尼斯广场等。加上罗马是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交通十分方便,旅游事业非常的发达。
工业以食品、服装、电子、通讯、建筑、医药和出版等为主。旅游业及服务行业在本地区的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罗马是政府各行政部门、银行、旅游、保险、科研机构及大财团的所在地。
6. 古罗马废墟遗址有哪些
罗马式建筑指的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等。那么罗马风建筑的定义是什么?
1、罗马式的教堂模仿了古罗马凯旋门、城堡及城墙等建筑式样,采用了古罗马式的拱券结构,所以人们称其为“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
2、罗马建筑并不是古罗马建筑的完全再现,除去使用了许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材料之外,它们只是广泛采用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它一般是在门窗和拱廊上采用半圆形拱顶,并以一种拱状穹顶和交叉拱顶作为内部的支撑.而这些拱顶强有力的外延感往往又被厚实的窗间壁和墙所抑制,厚实的石墙是当时严重的封建割据和频繁的内外战争的时代特点在建筑上的反映。
罗马风建筑的定义
罗马风建筑特点
罗马风建筑其神采特色与地方情调浓厚,有着显著的特点。那么罗马风建筑特点都有哪些呢?
1、拱顶:
罗马风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都以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
2、窗户:
罗马风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3、拱券结构: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
4、艺术表现:
罗马风建筑带有十分独特的罗马艺术例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但是罗马风建筑同时讲究主次之分,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则居于附属地位。
罗马风建筑特点
罗马风建筑代表
1、古罗马斗兽场
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罗马斗兽场是在公元72年,罗马皇帝韦帕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由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
2、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的。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是当时从罗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来的,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
7. 在废墟里看见罗马
电影《罗马假日》虽然是几十年前拍摄的黑白片,但是却采取了实景拍摄,其中有意大利罗马市的许多著名景点。
电影开头的罗马假日字幕是以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为背景的。
圣彼得广场(建于1656年至1667年)是由圣彼得大教堂(圣 彼得大教堂)是著名的。 这个广场可以容纳50万人,每周三早上都有教皇的演讲。
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年至1626年,由米开朗基罗设计。 这是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 它包含了许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壁画和雕刻,如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圣彼得堡的顶峰 彼得大教堂俯瞰着罗马的全景。
街道 圣彼得广场。 彼得广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端。 它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可以同时容纳50万人。这个广场的建造花了十一年时间(1656-1667),世界著名的建筑师贝尼尼亲自监督了这个项目的建造。这个广场最能代表它周围的284个多里安圆柱,圆柱上有140个圣像。在广场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柱子,是在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D.,这让整个广场感觉非常宏伟。
共和广场
在电影的开头,公主在晚上逃离大使馆,她乘公共汽车去的地方是共和国广场。
这个半圆形广场是戴克里先浴场遗址的一部分。 两个扇形的古代建筑环绕着一个仙女喷泉。 天使与殉道者圣母大厅位于广场的一侧。
罗马共和国广场。 罗马人更喜欢称它为“埃塞德拉广场”,意思是半圆形的广场。共和广场是戴克里先浴场废墟的一部分,靠近罗马的交通枢纽中央火车站。两个扇形的古代建筑环绕着一个仙女喷泉,广场旁边的天使和殉道者圣母院是罗马一个独特的教堂建筑。
特雷维喷泉
在电影中,公主离开了乔的公寓,走到这里,在许愿井东边小巷的理发店里割下了“赫本的头”。
理发店现在找不到了,但是巷子里有一家非常受欢迎的意大利手工冰淇淋店,可以在许愿井上试着许愿,据说有一个标准的“姿势”:回到喷泉,右手拿着硬币,通过心脏所在的左肩投掷愿望。但说实话,除非你一大早就去,否则许愿井前的人山人海可能不太容易被扔掉。
许愿池许愿池是罗马最大最有名的喷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 在电影《罗马假日》席卷全球后,它在全世界都出名了。他背对着喷泉,右手拿着一枚硬币,从左肩扔了回去,并许下了再次回到罗马的愿望。 重复同样的动作,他抛出两个愿望,并会有外遇。 抛出三个愿望会让他的爱情梦想成真。
西班牙广场
在电影中,公主坐在西班牙广场的台阶上吃冰淇淋,这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一点浪漫。
这个西班牙广场位于意大利罗马特里尼塔·代·蒙他所在的山下。 它的名字取自附近的西班牙大使馆。 它因攀登教堂的西班牙台阶而闻名,也被称为“西班牙大台阶”。
梯子左边的墙上写着:济慈于1821年在这里去世。 梯子上的法式设计与广场上的一些英国咖啡馆相结合。 台阶下有一个由巴洛克风格建筑师贝尼尼设计的喷泉。
西班牙广场位于罗马三一教堂所在的山下,以攀登教堂的西班牙阶梯而闻名。广场上的咖啡馆是济慈、拜伦和雪莱等文人最喜欢的地方。 格雷科咖啡馆位于康多蒂大街,是罗马最古老的咖啡馆,著名作家哥德的《塔里夫斯公主》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广场上最著名的是巴洛克建筑师贝尼尼设计的破船喷泉。 许多年轻人会在夏天来这里聊天,享受清凉。 广场对面是罗马著名的豪华购物街,这里有LV、PRADA、BVLGARI等。 有商店。
威尼斯广场
在电影中,公主和乔骑着踏板车违反交通规则骑车经过。
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是五条主要街道的交汇处。广场上宏伟的白色建筑是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的纪念碑,建于1911年,花了25年时间庆祝1870年的复活。由16根柱子组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 台阶下的两个喷泉有着深远的意义:右边的象征是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是亚得里亚海,中间骑马的人是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他完成了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建筑物的顶部有两个巨大的青铜雕像。 右边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代表“劳动的胜利”。不管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雨里,总有两个士兵还在这里守卫着无名战士的坟墓。
广场旁边是古罗马遗迹,非常壮观。 在那些日子里,古罗马帝国的气势似乎历历在目。
注:因为这是无名战士墓所在的地方,纪念馆是罗马唯一不能坐在地上的地方。
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仿照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广场附近有许多历史建筑、博物馆和美术馆。 这个广场是五条主要街道的交汇点,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通常在罗马市中心观光。 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纪念馆,每年的国庆节6月2日都会在这里举行阅兵式。 记住,纪念馆是无名战士墓的所在地,你不能坐在纪念馆的任何位置。
博卡德拉真理之口
在电影中,公主和乔在遇到麻烦后骑马离开了警察局。 可爱的公主可能会被吓死。
科斯梅迪安教堂的圣玛利亚教堂很小,很安静,但是有一个世界闻名的“真理之口”,沿着马塞洛剧院街走大约15分钟就可以到达,在伊曼纽尔二世纪念馆的右手边。
这是一个刻有希腊神特里顿(特里顿是波塞冬的儿子)头像的圆盘。 传说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测谎仪之一。 据说,如果你撒谎,你就不能把手伸进他的嘴里把它拔出来。事实上,它可能是一口井的盖子,或者是罗马泄殖腔巨兽的一个分支的盖子。
真理之口是一个刻有波塞冬头像的圆盘。 它因电影《罗马假日》而闻名于世。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测谎仪之一。 如果听者把手伸进“真理之口”,他的手就会被咬掉。另一个论点是,只要你把手伸进“真理之口”,在心里背诵你爱人的名字七次,如果你的手没有被咬,这意味着你对这份爱是真诚的。
古罗马斗兽场
在电影中,公主想去看著名的斗兽场,所以她和乔一起骑马。
在古罗马,这里是奴隶主、贵族和自由人观看动物争斗或奴隶争斗的地方。 它可以同时容纳9万人。位于威尼斯广场南部,靠近古罗马市场。
注意:罗马圆形大剧场的入口处总是排着长队。 如果你运行罗马通行证,你将不必排队等候。
斗兽场是罗马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这里曾经是角斗士们为自己的生命而战的地方,也是死刑犯与饥饿的狮子搏斗的地方。总共有四层。 目前,一楼和二楼只有一部分对游客开放。在二楼,你可以看到整个斗兽场的内部结构,这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晚上的斗兽场非常漂亮。 喜欢摄影的朋友也应该记得晚上拍照。
罗马的万神殿
万神殿是保存完好的罗马帝国建筑,由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利巴于公元前27-25年建造。万神殿是一个希腊单词,意思是“所有的神”。 这座神庙是献给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的,可以说是奥古斯都的经典建筑。
它保存完好的原因是拜占庭皇帝弗卡在公元609年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教皇博尼法乔四世,教皇将它改建为一座教堂来纪念殉难的圣母玛利亚。
古罗马保存最好的建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艺术家拉斐尔、罗马皇帝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和其他人都葬在这里。 由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利巴建造,用来在奥林匹亚山上崇拜众神,米开朗基罗称赞它为“天使的设计”。 ,位于罗马市中心,它的前庭是罗通达广场,有一个高高的尖顶竖立着方形碑喷泉,方形碑底座刻有罗马神话。 里面没有窗户,顶部直径为8。这个9米长的圆孔是万神殿唯一的照明点。 光线从顶部向下泄漏,随着太阳的移动改变光线的角度,给人一种神圣和尊严的感觉。
卡斯特·圣安吉洛
在电影中,公主和乔在天使桥下的船上参加派对。 他们在台伯河上用一个吻封住了它。
圣天使城堡是建在台伯河岸上的一座坟墓。 它是由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公元2世纪设计和建造的d. 作为他和他的继任者的安息之所。
几个世纪过去了,圣 天使城堡经历了一些变化:先是作为防止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入侵的堡垒,然后作为监狱,最后作为宏伟的教皇宫殿,现在是国家博物馆。
圣 圣彼得大教堂前横跨台伯河的天使桥 天使城堡是罗马最美丽的桥梁之一。 桥上有十二尊天使雕像。 每个天使都拿着一个折磨耶稣受难的装置。 十二个天使都是由贝尼尼制造的。
圣天使城堡是一个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雕刻、壁画和教皇家具,以及珍贵的古代武器。有几座桥通向这座古城,其中最著名的是城堡前的圣安杰洛桥,它被称为“台伯河上最美丽的桥”。当你走过圣天使桥时,你可以仔细观察桥的形状和桥上各种精美的雕刻。 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贝尼尼设计的这座桥可以说是巴洛克装饰艺术的杰作。 电影《罗马假日》和《天使与魔鬼》都是在天使城堡拍摄的。
8. 罗马柱废墟
《哭泣的圆明园》作者是张晓惠。全文为: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蹫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时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